Loading
0

创业者回应共享雨伞争议:质疑的人太肤浅

技术小学生微信公众号
腾讯云服务器大促销。
华为服务器

猎云网注:市场小、需求伪、频次低、赚钱难、容易丢,这是外界经常诟病共享雨伞的几点。不过,对于每一点,创业者们似乎都能逻辑自洽。本文转自网易聚焦工作室,作者盛茜、编辑贺树龙。

最近,共享雨伞频遭丢失的新闻层出不穷,而一些创业者戏剧性的回答给这个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嘲笑和质疑。尽管不被外界看好,但仍然有不少于十家创业公司在这条赛道上奔跑,有人抵押掉房子贷款而来,有人极力劝说投资人给他一亿美金,有人把共享雨伞的广告价值和分众传媒对标,还有人觉得自己可以成就下一个摩拜。

市场小、需求伪、频次低、赚钱难、容易丢,这是外界经常诟病共享雨伞的几点。不过,对于每一点,创业者们似乎都能逻辑自洽。在接受网易聚焦采访时,多位创业者称:共享雨伞有望取代整个传统雨伞行业,而后者的市场规模近百亿人民币;共享雨伞在很多南方城市需求旺盛,这些城市每年的降雨天数都要超过 100 天;在理想的运转效率下,一把雨伞每天可以被使用 5 次甚至更多;共享雨伞的商业价值巨大,除了押金和租金之外,伞面广告最具发展潜力和想象空间;采取有桩模式,可以把丢失率降到最低。

“那些质疑的人,对共享经济的理解还很肤浅。”JJ伞创始人张世民告诉网易聚焦,“共享经济不是简单的网络租赁,而是对供需方式的改变。”和其他创业者一样,张世民正在抓紧投放更多的雨伞,因为这是个讲究速度与规模的生意。

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 2016 年中国共享雨伞用户规模为 130 万人,预计到 2017 年中国共享雨伞用户规模将突破 400 万,增长率为269.2%。共享e伞的创始人赵书平认为,共享雨伞每年的市场规模高达 200 亿。

但问题是,投资人仍然十分冷淡。共享雨伞现有 10 余个玩家,只有 5 家获得过融资,且均为天使轮。一位资深投资人告诉网易聚焦:“这么烂的方向我一点看的兴趣都没有。”另一位投资人则表示:“共享雨伞不管从产品、技术、效率哪个角度去考量,都达不到我们认为可以投资的标准。”

“这个生意可能需要一亿美金。”oto创始人刘开俭告诉网易聚焦,他刚刚拒绝了一些金额在一两百万的投资意愿,因为他觉得共享雨伞没有一亿美金玩不转。不久前,oto在市场上投放了几百把雨伞,但很快全部遗失。未来,oto会把模式从无桩改成有桩,场景从室外扩展到室内。

“我们失败的几率可能是99.9%。”刘开俭说。

共享风起:连续创业者们的新赌局

“共享雨伞是刚需,这个方向一定是正确的。”张世民说,他是JJ伞的创始人,在做共享雨伞之前,他还创业做过外卖项目。现在,JJ伞的团队大约有四十人,而且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JJ伞目前在广东和福建的一些城市累计投放了 3 万把雨伞,接下来他们计划进入重庆。“ 16 万人已经注册,这意味着伞和用户的比例大约1:5。”张世民说,“我们认为将来1: 10 是合理的。”

和丢失惨重的无桩模式不一样,JJ伞走的是有桩路线,他们在地铁站、写字楼、医院、酒店、银行、餐饮商户、景区、科技园等室内场景放置“伞架”,作为取伞和还伞的据点,每个伞架里面可以容纳 16 把伞。用户首次用手机扫码取伞大约需要 15 秒,老用户则在 5 秒内就可以拿到伞。

随着市面上的共享雨伞数量越来越多,不少过去不太感兴趣的人也主动来寻求合作。张世民介绍:“有些原来不太理解共享雨伞的商户,现在都主动要求——能不能把你们的雨伞引入到我们这里来?”在他看来,有桩模式下,每一个物理网点都是稀缺资源,一旦JJ伞在某个场景投放,就有了排他性,这些资源将来会成为竞争优势。

共享e伞的创始人赵书平前几天因为一句话火了。有媒体报道,e伞投放的 3 万把雨伞全军覆没,赵书平却表示:“我们的初衷就是藏伞于民,主张市民把伞带回家。”像是一个黑色幽默。

赵书平告诉网易聚焦,他最开始做传统行业,生产售卖迷彩服,后来淘宝兴起,各家网店打价格战,把利润杀没了,所以一直在寻求转型。“我以前赚了不少钱,但最后全部亏进去了。一直想转个行业,去年看到摩拜单车、ofo单车和共享经济大火,就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如果我们抓住的话,就会给自己的事业重重的添上一笔。”赵书平说。

创业需要资金。赵书平自己有几百万家底,但还不够。为此,他抵押了房子,从银行贷款600万,才凑够1000万现金。如今,他的团队接近 50 人。他们已经投放了 30 万把伞。但根据媒体的跟踪报道,这些伞大多下落不明。

除了JJ伞、oto、e伞之外,这个行业还有来把伞、魔力伞、有伞、春笋、同舟共享、小懒伞、橙伞等玩家。oto创始人刘开俭此前也曾有过多次创业经历, 2016 年看到摩拜崛起受到启发开始着手做共享雨伞;橙伞创始人顾问也曾多次创业,从 2015 年开始他计划做一个共享平台;魔力伞创始人沈巍巍也创业多次,现在他的团队有 40 人。

这群连续创业者,想要赶上共享雨伞这个风口。

有桩和无桩:雨伞界的摩拜ofo之争

网易聚焦发现,目前大多数共享雨伞的创业者都把南方城市作为自己的主攻点,其中深圳和上海的玩家较多。据创业者介绍,南方城市降雨多,他们投放的城市每年降雨天数一般都超过 100 天,比如深圳预计为 136 天,广州为 143 天,珠海为 146 天。

“我们瞄准的区域就是长江以南地区,从长江的上游云贵川、重庆,一直到中游的华东地区武汉,再往下到南京、杭州、上海,以及靠南边的华南地区。一共是十六个省和直辖市,这是我们眼下的关注重点。”张世民告诉网易聚焦。

目前大多数的共享雨伞产品,主打晴雨功能(少数有社交功能),发展模式大体分为两派:无桩和有桩,区别在于是否依赖桩机设备进行雨伞的取放。根据统计,明确采取无桩模式的只有e伞一家,其他创业公司均采用有桩模式。

模式不同也造成了布局路径的不同,有桩模式商家一般选择先将伞投放在室内场景,如酒店、商场、地铁等,然后逐步向室外扩展;而无桩模式直接将伞广泛投放在室内和室外。

张世民认为,“共享雨伞首先要从市内环境入手,然后再走向室外环境。”在他看来,共享雨伞和共享单车不一样,单车可以随意停放,但雨伞一定会面临摆放问题。当然,网点固定也有好处:节省了人力调动的成本。

共享雨伞为什么一定要是有桩?张世民介绍,无桩的话,用户拿回家就会把伞扔在角落、不再使用,这就违背了共享的初衷。“随着室内网点越来越多,借伞还伞越来越方便,然后再进一步向室外环境覆盖,室外跟室内形成很好的互动,这样的话伞的流通完全没问题,也会极大降低运营成本。”张世民告诉网易聚焦,“我们对标的是共享单车行业里的摩拜。”

oto创始人刘开俭则表示,他们曾尝试在室外无桩投放共享雨伞,但发现效果不好,所以以后还是走有桩路线。同样走有桩路线的魔力伞创始人沈巍巍也称,“挂在马路边的无桩模式是不可行的,因为这样会给城市管理带来很大的困扰。”当然,有桩模式也并不完美,在初期网点不够多的情况下用户借伞和还伞会非常不便。

作为唯一一家坚持无桩路线的创业公司,也是遭到质疑最多的创业公司,共享e伞的创始人赵书平似乎并不愿意过多点评有桩模式,他表示:“我不会去深究他们的东西,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无桩的方式,可以让大家把伞拿回家,在家人和朋友之间分享,增强伞的延伸性,这才是共享嘛。”赵书平一面为自己辩解,另一面又展示了ofo路线的规模优势——目前,e伞的注册用户已经快 50 万了,用户留存率也高达80%,“共享两个字就是方便。你不方便你怎么叫共享呢?”

当然,作为初创行业,共享雨伞的有桩和无桩之争似乎还不是当下最重要的问题。大多数创业者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别人相信这个行业是有自己的商业空间和商业模式的?

盈利前景:伞面广告备受创业者推崇

押金、租金、广告,这是共享雨伞想要盈利的三把斧头。

和共享单车一样,等用户量巨大的时候,共享雨伞用户的押金会是很大一笔钱。目前,大多数共享雨伞厂商会向用户收取29- 50 元的使用押金。如果以 30 元计算,倘若有 1000 万用户,押金就会达到 3 亿元,每年的理财收益可达上千万。

赵书平告诉网易聚焦:“押金会是共享雨伞盈利的一个重要手段。”

目前多数共享雨伞厂商会向用户收取0.5- 1 元的租金。赵书平说:“一把伞的成本如果按照 60 元计算,每小时1元使用费,60个小时就可以回本。就算每把伞每天只用 1 小时,也只需要 60 天。”

JJ伞每 12 小时收费 1 元,如果用户借伞后不归还,JJ伞会进行提示。“有人说你何必呢?他不还你押金就不用退,相当于卖掉了。”张世民对网易聚焦说,“我们是共享雨伞,我们不是卖伞的。”

不过,共享雨伞的押金和租金都是小钱,大部分创业者更愿意讲广告的故事。张世民说:“雨伞作为广告载体的需求过去一直是很强烈的。比如, 2008 年奥运会前蒙牛投放了 50 万把广告伞,买牛奶送雨伞。”在他看来,这种投放方式效果并不好,因为大部分用户使用一次后就会把伞闲置在家,“共享雨伞可以多次使用,广告价值大,而且不用企业专门去定制。甚至还可以根据我们的网点进行精准投放,比如向医院、酒店和商城投放与这些场景里的人群相匹配的广告内容。”

张世民甚至把伞面广告比作分众传媒的框架静态广告。他说:“我相信,一把伞的广告价值可以达到每年500到1000块。”

赵书平则表示自己已经从广告上赚到了钱,据他介绍,e伞在上海投放的新一批伞已经有了广告,每把伞的广告费可以收到 72 块,以后会根据体量大小打折。

看起来,用雨伞汇集C端用户,然后再向B端企业收广告费,是共享雨伞玩家的普遍想法。

结语:共享雨伞待过认知门槛

创新总是伴随着质疑诞生。

网约车刚刚出现的时候,人们质疑:一个叫出租车的软件能有多大发展空间?共享单车刚刚出现的时候,人们质疑:骑一次一块钱多久才能回本?共享充电宝刚刚出现的时候,人们质疑:这玩意儿真的能有市场?

虽然到今天,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仍然不能算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至少,大部分人都接受了它们的存在,并且乐于享用它们的服务。

共享雨伞能不能成功我们无法预测,但它眼前最大的问题正是外界的不理解。

创业者需要证明自己。

技术小学生微信公众号
华为服务器
腾讯云服务器大促销。

声明:站长码字很辛苦啊,转载时请保留本声明及附带文章链接:https://blog.tag.gg/showinfo-36-17897-0.html
亲爱的:若该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可否收藏+评论+分享呢?
上一篇:爬行、抓取、索引、收录,指的都是什么?
下一篇:百度和谷歌同时在发力信息流,它们之间的差别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