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上一篇“撒币”送福利的公众号文章造成很多人的朋友圈被刷屏,由于我们之前也没想到效果会这么火爆,在这里先给各位道个歉。
除了刷屏,文章“这封信里面,藏了 300 万数字货币”还造成了以下这些效果
1,文章发布 24 小时,累计阅读量达10W+。
2,当天,PMCAFF邀请码申请量大增,淘宝卖家涨价。
3,PMCAFF社区内大量沉默用户变得活跃,群里掀起了一股追忆往事的热烈讨论。
4,大量PMCAFF早期用户重新激活账号,多位 5000 以内ID的潜水党浮出水面,其中甚至有我们的 3 号老会员...
5,活动效果引发Nework区块链项目在Telegram、微信群等渠道强烈讨论,有比该项目更早发布的项目方来向我们咨询传播手段。
6,外包大师当天咨询量翻倍,有多个线索表示自己由这篇公众号文章而来。
7,PMCAFF猎头组当天收到多份产品经理职位简历。
很多朋友注意到了这篇文章形成的支点效应,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来向我们咨询方法论。
现在,我们就以还原内容事件本身的方式,为大家做一个统一的解答。
事情的起因,是在一顿集合了产品汪,程序猿与设计狮的聚餐上...
由于上菜太慢,大家在闲聊的过程中逐渐被隔壁桌进行商业互吹的食客吸引,晒公司年终福利的话题引起了产品汪的思考。年底了,我们是不是也要给社区用户来点儿实惠的年终福利?
随即,饭局上的大家简单碰出了一个可执行的Roadmap,并根据它估算出,大家一起努把力,好像能赶在明天早上实现落地。得出这个牛逼的结论,直接给哥几个打了鸡血。
结果,也就带出了这篇传播预算为0,整个相关活动从策划到执行仅用了 12 个小时的文章。
上面这段故事帮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要素
项目由产品经理作为主策发起,能在饭局上说服其他岗位的兄弟姐妹放弃休息熬夜加班拼项目,说明好的产品经理一定要具备对团队的驱动能力。这当然需要长期积累,不然我们这场活动在策划之初就不可能得到如此快的响应与执行。
事后来看,虽然发起者是产品经理身份,但这无疑是一场成功的策划。早期,产品经理一定要研究并参与过一线增长,这也是产品运营不分家的来源。
要尊重想法的临时迸发,真正好的爆款策划很多都不是看着Timeline硬憋出来的,对灵光一现的把握,与实际推进能力,很大程度决定了你能不能做成爆款效果。
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想做事、有担当,杜绝大公司病很重要。
下面,我们根据执行层逻辑,来具体看一下活动执行过程中所涉及的方法与困难。
一:活动管理
大家都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可临到要做事了,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万事开头难的那种感觉。
让产品经理做活动,多少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感觉,不信我先把困难摆出来:
1、晚上 7 点吃饭的时间,提出要做这个活动,而早上 8 点要上线,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怎么协调技术确认方案和所有要实现的逻辑以及一些特殊情况的逻辑处理,我心中一无所知。
2、关于产品运营,各种方法都在说要梳理产品逻辑,而活动逻辑我以前并没有做过,需重新梳理。另外,设计稿什么时候出来,还是个未知数。如何评审每一个环节的开发,交代清楚需求,这也是一个问题。
3、以上难题如何在短时间内解决,实现快速开发,测试上线,面临巨大挑战。
以前大公司,大家搞活动,都是为了策划而策划,比如先提出预期,然后开始想实施办法,没有任何创意。基本都是靠广告硬砸,最后一场活动下来可能还是巨亏,转化率非常低。
而在PMCAFF,阿德一直在努力消除大公司病。这也才有了我们这场自下而上发起,自带流量和创意的,声势浩大的活动。
我是产品,这个活动我认为就应该用产品的方式的执行,即先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是一个很苦逼的过程,要时刻把问题记在心里,吃饭睡觉,都在想各种创意和解决策略,当创意来了,还要用all in的手法全力实现出来。
那么具体问题有哪些呢?
1、产品将按照什么方式把所有的逻辑都考虑充分?
2、技术要根据运营预估用户量级来搭建技术框架?
3、测试该如何模拟真实环境进行压测,如何优化性能?
4、上线前的准备工作,以及筹备意外事件的临时处理方案等。比如短信通道挂了一定要有备用短信通道等等。
二:产品开发
产品整体思路只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让PMCAFF用户有参与感,另外一个是如何让更多用户参与进来。
基于此,产品分别采用了为社区用户生成专属数据展示页面及福利分享机会放送的方式,并且没有限制非会员用户领福利。之所以这样设计,对于PMCAFF社区用户来说,社区数据能够清晰的帮助用户匹配自身价值。
整个活动H5 利用Hooked模型,以分享的形式让用户参与“触发”“行动”“奖励”“投入”的整条行为路径。
用户通过分享的链接进入后可以选择自己是会员还是非会员。根据以往活动效果,最终确定单个社区用户最多可以给五位非会员用户获取福利的资格。
考虑到时间紧迫,我们决定优先基于微信进行适配及项目实施,同时技术方面确认前后端只通过接口交互,前端负责展示和交互逻辑,后端负责数据和后端业务,接口定义先行,分头开始开发,开发完成后,统一联调,最大程度进行统筹节约时间。
为了保证活动不会出现刷单和产生脏数据的问题,对用户提交进行了次数限制及地址验证。在后端接口实现上,活动的相关数据单独处理,与原系统数据和业务隔离。同时将获取NKC展示页面的链接的ID参数优化至每个页面,用户在任何页面分享链接进入都可以访问到会员选择页面。
针对关键数据进行了埋点和统计,保障活动效果数据可监测的达成,通过接入诸葛IO、谷歌统计等可以了解基本的页面访问PV、UV信息。
借助阿里云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在不侵入业务代码的情况下,通过拖拽调试的方式快速制作完成活动核心数据(总的实时指标、分小时、分用户维度的汇聚指标)的实时仪表盘,实时监控活动运行状态。
文章评论 本文章有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