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一部分人在热火朝天地讨论996,又有一部分人对此完全云里雾里,不知道996到底是什么意思,本着一贯服务大众的精神,我们栏目今天就给广大网友科普下996几种常见的含义。
以下996含义的解释,是我们采访了一千多名专家、学者和教授得来的,因此这极可能是目前对996最权威最真实的解读。
996的含义:
1. 上午赚9百,下午赚9百,晚上赚6百的一般收入水平;
2. 每顿饭9根大肉串,9根大腰子,6杯大扎啤的普通饮食标准;
3. 家里有一辆九十多万的宝马,一辆九十多万的奥迪和一辆六十多万的奔驰的常见出行配置;
4. 被9个长得好看的人,9个有钱的人,6个好玩的人同时喜欢着的正常情感生活;
5. 在北京有9套房,上海有9套房,深圳有6套房,每月奔波于这三个城市收租的辛苦生活;
6. 每周买9件衣服,9双鞋子,6个包包的一般消费水平;
7. 早上9点喝一杯奶茶,晚上9点再喝一杯奶茶,一周一共这样喝6天的普通生活;
8. 手里有9个ATM奴,9个房奴,6个车奴定时给上供的平常额外收入;
9. 早上9点开始玩游戏,晚上9点开始看电影,一周只玩6天的一般作息标准……
4月11日,马老板在公司内部会议上聊到:“996,这是你们修来的福报”
我网上搜索了一下,大致有这么几个问题:
一:现在的年轻人,能996是一种福气,因为很多人辛辛苦苦做产品却无人问津
二:不说996,到目前为止,我依然是12✖12
三:进入公司,每个人都需要准备好时刻996的准备,不然你进来的意义是什么?每个人都应该希望成功,希望美好生活,希望得到重视,那么你吃不了别人不能吃的苦,凭什么享别人不能享的福
关于以上三点我不劝人,从小我就明白言轻不劝人的道理,今天也没有打算要说服任何人的意思。只是单纯聊聊我的看法
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从我出生以来,实实在在看到了社会的飞速发展,今天所有目所能及的一切,城市现代化,生活小康化,GDP提升,种种的种种可以说都是我们的前辈们付出无数努力,奉献甚至牺牲得来的。如果没有上一辈甚至上几辈人的这些付出,我们根本无法想象这些现有的东西。
创业对很多人来说,目的除了赚钱,更多的像一个养成类游戏,一些精力旺盛有想法的年轻人,在年少的时候打游戏,每天起早贪黑,花费无数时间金钱,把角色升级,打装备,练宝宝。年纪上去玩游戏不适合了,游戏的等级技术也说明不了太多问题的时候开始用工作来证明自己,当你看到你的事业甚至产业蒸蒸日上时这种喜悦感不单纯只建立在收入上
但是同样的工作时间,创业者和工作者的过程体验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会有自我为中心的时候,寻找一个对自我最为有利的说辞没有问题,但这是否应该成为社会普罗大众的观点?
前几年流行成功学,经常会听到一些企业家分享自我经历,自我神话:我当年创业的时候,一天只睡两个小时,根本没有计较过得失,一门心思只想把这份事情做成。如果当年没有这么纯粹的心思,哪会有我的今天。“
但是,大佬们似乎回避了一个视区盲点,12✖12也好,通宵达旦也罢,你积累的是自己的产业,为的是自己的财富,拿今天博一个美好的未来,无可厚非。但是对于员工来说,996为了老板的财富积累,为了老板的美好生活。我拼尽全力,牺牲与家人相处时间,牺牲自我提升机会,换来的除了办公室喝不完的咖啡,还不完的房贷和见到城市每天凌晨的美景,还有什么?好好干,死里干,年底为了给老板换辆车么?
我是不是看起来像是小时候受过什么刺激?
劳动法明文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天工作不超过八个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加班工作需要与劳务者协商,每日不超过1-3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并且按时要支付三倍加班工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要为企业家画的虚构大饼,所谓的美好未来而拼命加班。并且还要给我强调自愿!
企业家常常在聊天时聊起自己养了几百人几千人,在加班时告诉员工这是给了你们成长的机会。那么我为什么要为什么不能用这些加班时长来得到您给我的成长机会,而不是我自己需要的成长机会呢?
又有大佬说,我在年轻时候的奋斗给了我成长的机会,十几年下来成功了所有的付出都没有白费。但是这条路是自己选的,而员工上班的内容是被动的。为什么员工八小时外的学习成长时间又要被剥夺呢?
之前裁员风波起来时,又引起一片热议。我们在企业时,常常被灌输要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一样,把员工的人生价值和企业的成长牢牢的捆绑在一起,但是企业就是企业,要成也是成为企业所有者的家,不可能成为所有员工的家。你要我把企业当成家,但是在裁员的时候却从来不心慈手软,在业绩不出彩的不能产生利益时之从来不多给一次机会。手起刀落便把我赶出家门。
你让我如何从逻辑上来理解之前听过的话?
有个知名企业家在十年前说过:我们企业的宗旨是员工第一,客户第二,股东第三。在2017年韩国接受采访时:这位企业家说:我后悔终日忙工作,没有时间陪家人,要是能再活一次,我不会选择这样的生活。
那么,时至今日,请问为什么又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要求自己的员工呢?你的员工他们甘心走一条一样的路,并且注定道不了那样的高度么?
虽说云泥有别,但是当你成为云的那天,请依然记得,你们都一样有水的成分啊!
提到生活的本质,其实辛苦努力最终为的还是生活的幸福指数。为了父母,为了孩子,为了家庭。无论从什么出发点开始,这几个要素是每个人都无法脱离开的东西。如果只是为了追求更多的财富,那将毫无意义。为了目标奋斗和为了占有欲奋斗,那本来就是两个概念。
在这个多园化的社会环境中,人群对生活的要求是多维度多元化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寻找平衡点和更多的幸福感。
你追求目标追求利益,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跟你有一样的追求。我想设计出更好看的衣服,我想做一个很有自我观点的媒体人,我想做更好听融入我自己精神的音乐,我想拍出更好看更有意义的照片,我想给大家带来更好吃的东西,这些难道就不算生活追求?
这个社会本来就需要更多的声音,更多的追求,更不一样的观点。
那么你用这种统一的价值观来要求我,拿不存在的未来和虚拟的大饼来诱惑我,还要说我不努力,有什么意义吗?
因此在这件问题上,我选择站在另一个角度,不想为所谓的奋斗996扯虎皮。
为什么996成为中国程序员永远的痛?
加班是职场永恒的话题,996是程序员永远的痛。每隔一段时间,程序员996的话题就会被拿出来讨论一番。
3个月前,微信电商明星公司有赞在年会上公开宣布要执行996工作制,遭到行业声讨。现在,程序员们在最大的同性社交网站GITHUB上反抗996,又成了热门话题,《工作996、生病ICU!程序员不满工作时间太长发起抗议》,这次比上次讨论更加热烈,甚至引发了外媒和央媒的关注。
这是来自中国程序员群体的呐喊,但也有一部分参与者仅仅是为了打发DEBUG的等待时间,至少从反抗帖子内容来看,不是每个反抗者都声色俱厉,不乏有围观打卡的姿态。
就算不搞996,科技产业这些年的繁荣也离不开大量互联网从业者没日没夜地挑灯夜战,甚至一些人为此舍弃个人生活。我认为加班本身不应该成为众矢之的,但企业为什么要加班,如何执行加班制度,企业给加班的员工又给了什么回报,才是问题关键。
如果一个员工不能完成自己的正常任务且不愿意加班,这样的员工自然是有问题的;如果一个企业为了加班而加班,让员工在公司耗着,这家企业以及对应的管理者也有很大问题。
评论一出,很多读者来喷我,甚至有人“专门注册一个号来喷我”,说我变相在给搞996的互联网企业“洗地”。说实话,这在我意料之中——谁支持加班,谁支持996,谁就要成为出气筒,毕竟喷自己的老板和公司,是可能会被裁员的,某企业CEO“有种就滚”言犹在耳。
反对加班、反对996,都是绝对的政治正确,然而如果只追求绝对政治正确,这个事情就没什么好讨论的,尽管之前被喷,但我的观点依然不变,对于加班和996我只能说原则上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具体却要一事一议。
一、在中国很少找到绝对不加班的企业(包括国企),如果有这样的企业,大概率已经倒闭,或是是特殊行业或者特殊企业。是不是接受加班?一般在加入企业时,求职者会和企业会达成默契,华为的《奋斗者协议》算是特立独行,一般企业有经验的面试者也会跟求职者沟通这一点。
如果在求职时接受加班,加入企业后按照约定加班,就没什么好说的。
二、没有企业会将加班要求写入劳动合同,但如果求职者明确表示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加班,是不可能拿到大部分企业OFFER的,在中国没有多少企业会喜欢这样的职员。但这不意味着TA找不到工作,因为很多行业和部分企业确实不需要加班,比如一些三班倒的职业。
三、996工作制是将加班制度化、形式化和极端化的举措,但也要分正确的996和错误的996。
如果996工作制不是项目需要,而是变相裁员/讨好领导/形式主义的手段,坚决反对;
如果996工作制不是特定时期的非常手段,而是长期执行,坚决反对;
如果996工作制没有对应的薪酬体现,而是无偿大幅增加工作量,与薪酬不匹配,坚决反对;
如果996工作制的执行不是双方达成契约,而是单方强制执行,甚至违反劳动法,坚决反对;
曾经,很多公司执行996工作制的前提是,员工有远超市场水平的高昂薪酬(包括期权等激励),在执行前与企业就已经达成契约,比如在赶项目进度的特定时间996,项目结束就回到正常工作水平,我认为这样的996制度没什么好批评的。
现在随着整个市场环境的下行,企业用人成本的攀升,不排除部分企业通过996来缩减人力成本甚至实现变相裁员,或许正是这样的企业变多,GITHUB才出现了中国程序员的怒吼。
四、996制度是互联网公司的“发明”,程序员行业996特别多。像加班文化浓的华为也有大量的程序员,为什么?
与软件工程的项目属性有关系,学过项目管理基本知识的都知道“人月”“人日”这些工作量单位,很容易理解,一个项目需要3个人工作2个月,工作量就是3人*2月=6人月。
大家都知道,项目三要素是时间、成本和质量,在人手不够时如果要在规定时间保质保量完成项目,要么增加人手,要么现有人手加班。
我们算一笔账:955的正常工作时间,一个程序员一周贡献5人日,等于40个工作小时;996就变为72小时,增加了1.8倍!一周一个人5人日,变为了9人日。
有人就要说了,这不是资本家剥削吗?要赶进度,为什么就不能加人,而是要加班呢?姑且不谈招聘和培训的时间要求,更重要的一点是软件工程的特殊属性。
软件工程行业有一本经典的《人月神话》,作者Brooks曾拿到计算机领域最高奖图灵奖,他是IBM 360系统之父,基于在IBM做项目经理的实践经验写了这本书,这本书说的核心意思是:
用人月来衡量一项工作的规模是一个危险和带有欺骗性的神话,因为它暗示了人员数量和时间是可以相互替换的,然而人月不能互换,首先是任务能否拆解,及时能够分解任务间是否存在相互的依赖和约束,分解后是否增加会增加相应的沟通,以及由于分解任务而引入的分解和后期集成等额外的工作量。
换句话说,软件工程不是流水线作业,不是每个项目的各种工作项都可以直接拆解到不同的人来完成的,这意味着,很多项目减少拆解,让一个人干更多是最有效的办法。
千万不要说我是洗地,不信可以问下身边的程序员。
五、是不是只有程序员,或者说互联网行业才有996呢?答案是否定的。
很多行业、很多企业、很多单位,加班甚至更严重,比如警察、会计师事务所负责项目审计的、消防员、领导秘书、记者以及媒体从业者、演员、制造业,他们可能没有明文规定的996,但却要一直待命,甚至没有上下班区别,堪称“007工作制”。
这里面又分为两类。
一类是工作制上本身就有特殊性,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在海上油田工作,工作一个月休息一个月,但工作这一个月就不能上陆地,看不见绿色,更别说周末,这算什么工作制?或者工作时间机动,像消防员、记者、警察。
一类是项目制的职业,跟软件工程一样,只要涉及到项目就有deadline就要赶进度,严重加班在所难免。
如果不想接受996式的加班,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选择要做项目的公司,但互联网公司基本都是做各种项目,不只是程序员,各个业务条线都是,加班不只是程序员的专属。
要不要接受加班/996?冷暖自知,不满意就用脚投票。有人说,996明显违反了劳动法呀——有几个企业是100%遵守劳动法的呢?可能他们不知道,现在依然有很多公司是默认单休,或者“大小周”即单休一周双休一周,人家根本懒得跟你谈什么996工作制;甚至在制造业,一些工人只有跟主管搞好了关系,才有班加,才有加班费拿。
文章评论 本文章有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