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有关调查发现,近五成受访创业大学生不清楚合同诈骗及形式。
当时还读大三的李冰和同学一起创业筹划开展手机销售业务。经朋友介绍,他结识了一位在学校开了家实体数码店的供货商赵某。赵某自称是某品牌手机区域代理商,并出示了自己的营业执照和向其他人订购手机的合同。种种信息让李冰逐渐相信了赵某。2013年12月16日,李冰和他的创业团队决定跟赵某订购220台手机,对方保证在5天内交付完手机,但约定的时间过去了,这批货却迟迟没送到。之后,赵某又以只要下新单,网络营销策划就可以让厂家恢复正常供货为由,不断催促李冰的创业团队继续投钱下单,李冰前后共计投入39.6万元订购了720台手机,最后却只拿到50台。2014年年初,李冰向警方报案。但由于交易合同签订不完善,甚至有的学生团队在交易时根本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交货时的凭证也保存得不够详细完整,使得调查取证更加困难。
大学生创业有哪些“坑”
回想自己创业“被坑”的经历,大学生创业者纷纷表示,当时刚开始创业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在人“忽悠”之下贸然进入了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对市场理解肤浅、创业项目如何赢得市场欢迎并取得盈利缺乏成熟思考,成为大学生创业者眼前的第一个“坑”。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对市场理解肤浅,导致权益受损难以保护。这项调查发现,受访的创业大学生对其创业项目如何获得市场收益及成本控制“很清楚”的只有18.46%,而表示“不是很清楚及不清楚”的比例高达35.9%。对此,专家表示,调查中发现很多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项目越发模式化、形式化、理想化。
因为对市场理解肤浅,大学生创业者普遍对作为市场规则的商业法律缺乏清楚认识,对创业中可能遭遇的合同诈骗、供应商跑路等情况更是不甚了解。调查发现,近五成(49.74%)的受访大学生创业者对合同诈骗及形式不清楚,还有近三成受访者表示会一
次性与“好朋友或信得过”的合作伙伴签订大额合同。这表明在创业过程中,由于识别诈骗能力不足,很多创业大学生可能会面临大概率的风险和权益受损。此外,86.15%的受访者选择合作伙伴最看中对方的经营绩效,而很少注意合作伙伴及企业的品格;77.95%的受访者在“与合作伙伴关系好”的情况下,对开展跨行业经营没有明确的选择。这些都是可能造成大学生创业风险和权益受损的重要原因。
大学生创业前要先想败
专家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往往把眼光放在已经创业成功的项目上,对大学生初创项目和企业往往不够重视,对遭遇失败和风险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也不了解。在保护创业大学生权益问题上,地方政府最佳的角色是“服务员”。此外,以往的创新创业宣传中存在一个误区:往往只讲成功的项目和故事,很少讲失败的案例。其实,这会让很多大学生对创业的想象过于美好简单,而忽视了背后的艰辛和风险,建议大学生在创业之前要未想胜先想败。
文章评论 本文章有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