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国内电子商务市场显得异常热闹,在“电商约价”的喧嚣还未走远、3B大战正在酣战之即,电商领域又迎来了新一轮暗战。
京东与阿里电商大战再度白热化
近日,不断有网友在微博爆料:为了抢占“双11”,供应商再遭天猫和京东商城逼迫“二选一”。“双11”活动若供应商在其它平台参加,天猫将拒绝商家参加其“双11”,而且今后所有阿里的资源都不再提供给商家;而京东也放话,不参加“满300送1000”活动的商家,京东就要封店,且所售商品不得高于天猫,否则直接罚款。
据称,有越来越多的网店因拒参促销活动被锁店铺,一时间各品牌商家噤若寒蝉。
不过,对网上爆料,天猫与京东商城均否认。天猫公关部负责人称,“天猫作为一个平台,我们自己不卖商品,也不压商家货款,商家拥有绝对自由度,再说天猫每天都有很多正经事要忙呢。”京东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我们从不强制商家做他们不喜欢做的事,更不存在‘二选一’。”
其实早在今年4月,天猫与京东商城之间就已开始新一轮暗战,让供应商面临两难的选择。4月初,京东商城向其开放平台商家发通知,禁止卖家将服务存储与竞争对手机房,矛头直指阿里巴巴云托管平台,否则京东将对卖家进行封店。
近期,京东与阿里巴巴之间硝烟不断。两者为争夺上市先机进行暗战。此前,有关消息渠道称,阿里巴巴和京东都将对方在内部视为投行竞争对手,京东商城在遴选IPO承销商时明确向投资银行要求,担任京东商城承销商和投资顾问的投行须签署排他协议,不得再担当阿里巴巴的投资顾问或者承销商。
去年淘宝“双十一”的销售额,淘宝全网销售达到了52亿元,其中天猫33.6亿元。面对这么大蛋糕,面对京东等竞争对手不断鲸吞,为了更好控制市场,淘宝亮出“杀手锏”,转而选择直接控制供应商,让别家都无货可卖,从而达到更好控制广大消费者的目的。而控制供应商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利用自身平台的强大就话语权,“二选一”应运而生。而京东等竞争对手也不示弱,有样学样,这样使电商恶战愈演愈烈。对于京东与苏宁之间的价格激战,专家表示,苏宁和京东争夺的不是电商,而是未来三年后对供应商的控制权。
不过,“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如果另外几大电商大佬也采取类似措施的话,第三方卖家们将可能被迫在每个平台上都做一次软硬件配置和投资,这样的后果实在难以承受,以致知名运动品牌贵人鸟电商高级顾问胡军无奈地呼吁:“(各位大佬)请不要相互拆台”。
电商恶战急需规范
2012年以来,电商恶战从未消停。
从网上约架、应战、对攻,扬言发展持久战到晒成本,再到现在的“二选一”之战,沸沸扬扬的电商恶战让市场很受伤。
自8月14日起,陆续有电商大佬跳将出来拍着胸脯进行价格战,抛出了“三年零毛利”、“你敢卖1元,我就敢卖0元”、“比别家贵两倍差价赔付”的高炮,让消费者找不着北。不过“忽悠消费者、绑架生产商、吃定投资者”却是不争事实,让电商市场一片血雨腥风,社会舆论沸沸扬扬,迫使国家发改委9月5日介入调查。
电商大战之前就已闹得不可开交,市场质疑声音不断,结果果然是涉嫌欺诈。有关部门应该早就介入调查,及时制止欺诈行为或者监督各方规范运作,而等到了混乱不堪才出手,这只能说明这与相关监管部门的缺位与监管法规的缺失不无关系。法制建设严重滞后于网络市场发展,监管部门也无法及时监管,或者监管很难到位。尽管近年来相关监管部门从致力于推进电子商务,像《电子商务营销运营规范》这样的文件目前还只是在规划中。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莫岱青认为,随着网购模式的成熟,价格战是电商行业市场竞争的一个最基本形式,但并非唯一的竞争形式。电子商务完全可以从价格之战提升到品质、核心竞争力之战。对电商企业来说,竞争力应该更多体现在品质、质量、技术、个性化设计、营销模式等方面。
电商是否已步入冷冬?
从去年年底,凡客被爆巨额亏空,团购网站纷纷倒下,电商寒冬论调就不绝于耳。今年电商寒流还在蔓延,愈演愈烈的价格战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电商市场的寒意。资本趋冷、无钱可烧、市场混战的电商是否真的进入寒冬?哪些企业能在洗牌中存活?
今年5月,天猫电器城宣布,将投入2亿元对商家提供现金补贴以进行大规模的暑期促销,B2C电器市场价格战进一步蔓延。电商如当当、天猫都争相涉入,而苏宁、国美也不遗余力通过电商扩大自己的规模增强实力。天猫收取平台服务费的模式与京东不同,发动促销战争消耗较小,同时通过此次活动可强化天猫商城电器品牌效应,也震慑住了所有家电网上商城,可谓是“一箭三雕”。不过,京东已连续多年巨亏了,天猫此时大力介入,B2C电器市场还有戏可演,还能养活人啊?
文章评论 本文章有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