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名字是一个人的最大的品牌标识,所以,一般人一辈子基本上不会改名,因为改了就不是自己了。其实,最早的企业品牌也都是以个人的名字命名的,在中国,比如王老吉的凉茶,王守义的十三香……在国外,就更多了,阿玛尼,沃尔玛,波音,迪士尼、保时捷等品牌,不仅也是以人名命名,从创始至今,品牌名没有改过。
当然,也有改名改得非常成功的,比如宝马刚进入中国的时候采用了BMW的音译名“巴依尔”,有点像内蒙古的某个地名。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个品牌突然改名,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今天过节,也是“补课”好时机,大叔今天聊聊。
大叔先亮明自己的观点:品牌尽量别改名。至少上文提到的品牌都是如此,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品牌改名本身的风险性极强,尤其是对于品牌认知度和熟悉度来说,可能用户对你已经有了固有的认知(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熟悉感),你突然换个名字,一切都是新的,之前的广告费也都打水漂了。
但是,万一品牌就是希望要给用户一个全新的自己呢?那改名就是首要任务!大叔的团队找了几个成功的案例,让我们看看,他们有啥共同点?
滴滴打车→→滴滴出行
2015年9月,随着业务的拓展,滴滴逐渐涵盖了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出行方式,从而正式战略、品牌升级,在成立三周年之际由“滴滴打车”改名为“滴滴出行”,以此表达自己从一个单一的出租车叫车平台向综合移动出行平台的跃升。所以,滴滴改名更多的是业务升级、市场拓展先行后的品牌“跟进”,也就是说原名“滴滴打车”已经无法涵盖滴滴扩展的业务线了,他必须改名。
从用户角度,这次改名带来的陌生感相对较小,因为不管是“滴滴打车”还是“滴滴出行”,都是“滴滴”,品牌认知和用户习惯不会受到太大影响,重点是产品功能,滴滴巧妙地把“出行”功能都塞到了一个app里,可以很好地实现用户体验的过度和升级。
淘宝商城→→天猫
2012年的1月,“淘宝商城”改名为天猫,其最大的目的是为了将“淘宝商城”与“淘宝”区别开,而对于新名字“天猫”,官方解释为“猫天生挑剔,挑剔品质,挑剔品牌,挑剔环境,这恰好就是天猫网购要全力打造的品质之城。”
从战略角度来讲,将b2c和传统c2c业务分离,打造品质、品牌性购物平台,相当于“批发市场”到“精品店”的转变,怎么说呢?“批发市场”呈无序状态,融合了C端B端,也就意味着质量和来源参差,甚至是假货,这个“帽子”淘宝至今没有摘掉,显然,必须要通过改名的方式来实现。天猫就是“精品店”概念,由平台严格把关,定向直接邀请品牌方。
对于用户来说,在当时,改名确实引发了不少的吐槽和不习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序”模式的益处得以体现,甚至后续打造出了双11购物节、超级品牌日等特色节目,使得声量扩大。而今,有谁还记得“淘宝商城”呢?当然,天猫的成功,与大量的广告市场投放也不无关系。
阿里旅行→→飞猪
2016年10月,“阿里旅行”升级为全新品牌“飞猪”,英文名“Fliggy”。其实这已经阿里旅行的第二次改名,2014年,当时的淘宝旅行改名为“阿里旅行·去啊”,彼时,去哪儿做得风生水起,阿里的“去啊”直接PK“去哪儿”,还出了一波旅行品牌的借势系列海报。
显然,阿里对“去啊”这个名字不太满意,因为总感觉是在追随,所以,仅仅过了2年,再次改名为“飞猪”,大叔认为,此次改名有2个主要目的是增加辨识度,与“阿里旅行·去啊”进行区分,也与“去哪儿”等同类品牌明显区分,从而在营销层面更易被认知。
从用户角度来说,由于“阿里旅行”到“飞猪”的全新更改,存在着极大的不习惯,也就导致了后续企业需要为新名称的曝光做出系列传播,以此稳固老用户,吸引年轻群体。但飞猪对信仰穆斯林的用户来说,有一些争议。
文章评论 本文章有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