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0

支付宝重提“社区” 已经放弃社区的还怎么玩?

技术小学生微信公众号
腾讯云服务器大促销。
华为服务器

若无长久之计,未来会怎样?这是今年区域互联网一同探索的话题,相比五年前,今年对于未来生死存亡的关键,我已经写了好几篇文章,通彻的阐明了行业目前遇到的一些困境。然而,这两天所遇到、见到的事情,又似乎证实了多年前的一些想法。

真正打动我的,还是昨天晚上互联网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情:支付宝把自己的社交产品拿出来,找了很多美女,短短几个小时,几个圈子,诸如“校园日记”、“生活在海外”爆红于网络。互联网科技评论界血雨腥风就这么开始了,王思聪也发了微博来质疑这件事情。

我看中支付宝做社交这件事情,并不是因为是喜闻乐见的童颜巨乳的约炮与否,而是支付宝发表了关于社交产品“灰度测试”的声明,而声明的最后一句话,才是让运营人员,或者让我们这些沉淀于本地化多年的人所眼睛发亮的东西。

原文是这么说的:“我们欢迎更多的合作伙伴参与支付宝“圈子”开发和运营,共同探索更多为用户带来独特价值的社区服务。”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合作伙伴、圈子、探索、独特价值、社区服务。

同样是在昨天,2016年区域互联网经营研讨会在常州召开,并且邀请了知名投资人徐志明、桃李资本合伙人常亮与站长们深度交流,徐志明是丁香园的早期投资者,投资了50多个项目,其中8个已经挂牌,而常亮一战成名的是在IDG的时候,领投了著名的现象级产品“脸萌”。

两者的关联是:区域互联网的公司都在声称放弃“社区思维”,而支付宝现在又把“社区”概念拿到桌面上说,这是倒退还是一个进步?这些会对末端的本地化区域互联网带来什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区域互联网的未来 已经呼之欲出

尽管PHPWIND和DISCUZ被BAT的A和T收购之后,或多或少远离了原有的站长圈,PHPWIND成为了阿里云的一部分,而DISCUZ在腾讯的体制内,还是出了“微社区”这样的移动社交产品,总而言之,并没有解决我对于AT之间快速“阉割”全国庞大的社区网站技术支持产品的疑虑,至少从技术上而言,并不是完全不可替代,在背后极其庞大的、基于本地化社区生态的产品,一时间就这么退出历史舞台,行业也发生了巨大转变,由盛到衰固然有移动化的原因,若两家都未被收购,可能光景也不会不同。至少在2010年,马云对于站长这个群体,还是抱有极大期望和认知的,当年他曾直言这帮做着地方社区的站长们才是互联网的未来。

“社区”的概念,来源于BBS时代对于虚拟社区的定义,这几乎是一个虚拟的国度,里面有从出生到死所有的信息集合,以及自己的社交生态,在BAT们畅想着中国互联网人口红利的阶段,这些基于本地的BBS社区发展的都非常好,在UGC的支持下,本地的用户发展迅速,也形成了相对好的社交生态。

然后,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社区”的概念逐渐被唱衰,理由也很简单:一是社交平台的渠道碎片化,尽管现在公众号还在生产很多重复式转载抄袭的“标题党”内容,依然不能阻止所谓“新媒体”势头的发展,其实现在很多区域性公众号的运营玩法,都是在走着初期BBS时代的运营老路,并无任何亮点和新意,只不过现在客户愿意买单,这样的危机感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在从PC社交到移动端社交的转化过程中,类似圈子的概念,并非没有出现过,类似SNS的产品,“圈子”的概念曾经是资本的高度追捧,后来无疾而终。

所以,众多互联网分析师在分析支付宝这个“圈子”产品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到了乳沟下的网红生态,而并未触及关键点,就是“社区”的概念。

那么在2016年,BBS走向衰弱的时候,重提社区,是阿里巴巴疯了吗?其实不仅是支付宝,早在很久之前,淘宝的评论也已经支持类似BBS的版聊形式的跟帖,这些都是社区产品的一些特征,并不是互联网分析师们所分析一个“大尺度”现象级”短暂产品。

这可以从两点来证明:

首先,支付宝从支付工具,早已升级成为一款基于生活场景的移动端产品,场景的连接无所不在,哪怕是在街边的卤菜店买上半只鸡,商家早已可以完成发优惠券、信息推送的功能,而在8月份支付宝改版的时候,类似社交产品就已经出现。所以,网红发图打赏,芝麻分成为门槛,可以看做是支付宝的一次高调的营销行为。实际上,网红也不过是一种现象,至于这么多网红哪儿来的,难道诸位忘记了淘宝和天猫那么多的网红店、淘女郎、网红直播了吗?

另外一点也是被互联网分析师们忽略的细节是:支付宝早在9月份,就已经把原来的支付事业群架构升级,成为支付宝事业群,不仅仅是一字之差,而是同时成立了用户及社区事业部,这个部门同时印证了支付宝在社交化运营的信心。

支付宝的社交产品圈子,定义是社区,本质是社交与场景的连接,而这个社交,又仅仅是支付宝基于蚂蚁金服和阿里整体生态的一部分,社交成为阿里整个生态链中的一环,所以社交与场景连接会慢慢成为这套生态重要的组成。

这样的结果是:网红美女可以有圈子、家教老师可以有圈子、卖农产品特产的可以有圈子、甚至路边卖烤地瓜的老大爷,都可能有圈子。这个消息从媒体报道中可以证实:支付宝已经上线了近百个圈子,覆盖的领域包括金融类的股票、基金、保险,母婴类的孕期妈妈、婴幼儿,兴趣类的同城宠物、跑步、健身、读书、游戏、动漫、数码,以及海外的华人圈等。

这套东西并非其他BAT没有,在百度叫做百度贴吧,在腾讯叫做朋友圈,互联网分析师可能更愿意把支付宝的圈子去对比朋友圈和微信群,发现有明显的区别:

支付宝社区“圈子”属性基于UGC和PGC的玩法,但基于支付宝的交易属性的基因,让很多充满金钱商业属性的行为变的更加直接,可以通过圈子完成支付,圈子的内容比群的信息更容易检索,体验比微信公众号要好,也更加私密,关键是,支付宝用户都是实名制,并且精确到家庭住址的,用户的甄别会更加容易,这个是其他公司做不到的。

如果PC时代基于每个地区的社区网站能够成功,可以看到社交的作用在于连接和加强信任,从而提高了商业运营的转化率,至今大多数地方网站,仍旧以“公益”活动的幌子,去干着商业交易的事实。

同样,我们还要看出社交带来的问题:社交方式可以带来流量,带来数据,却无法改变基于线上和线下的体验过程,也就是所谓的服务,如果社交方式要成为商业盈利的问题,目前大多数社交产品是无法解决的,除非是垂直类的产品,如房产、家居、美食类……

支付宝连接的不仅仅是淘宝、天猫、口碑的商家,也有众多非商城式的线下商户,基于支付宝支付功能的背后,还有无数种线下的支付场景,无疑,圈子的出现是支付宝要强化他的体验和做场景连接的决心。这一方面,三大BAT都在争抢市场,天生电商基因强大的阿里系,怎么可能放弃?

本地化互联网市场的商业变现怎么做场景?

从支付宝要做社交这件事情,来看看目前区域互联网所面临的未来市场格局,则非常有趣,我在《移动时代:个人站长,你们该谢幕了》一文中,阐述了,未来BAT们会对于末端的本地化的影响。

困扰大公司已久的问题,还是在于落地,在PC时代,在全国主要城市建立一个分公司,是惯用的手法,这也是验证互联网商业模式是否成熟,可以复制的验证之路,这样的代价是:成本非常高,动辄上百人的队伍,一年的成本就是上千万的开支,并且,并非每个落地的城市,都会做的非常成功,往往结果就是在大城市、经济发展基础好的区域,这些城市公司会发展迅速,收益可观。在非核心城市,如果是直营站经营不好很快就会被撤,如果是外包站,就是倒闭。这么来干的互联网公司不少,但目前来看,能走到这一步的也不多,并且多为垂直和细分领域的公司,如房产、家居、美食、分类信息、汽车等。

从社区BBS时代的区域互联网公司,正是沾了这个窗口期的光:首先是互联网市场的蓬勃发展、人口红利的因素,传统用流量转化商业效果的玩法,通常用简单的运营手法就能达到,比如组织活动、销售广告、简单的社群营销。

在微信公众号运营方面现在的瓶颈也越来越多:基于本地化的竞争加剧,媒体玩法的专业度越来越力不从心,关键是,所有的用户数据都无法进行沉淀,当下的热度是建立于商家对于网络营销手法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从PC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基于本地化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其实都没有解决服务商家的核心问题,很难像垂直细分的公司一样,去切入到行业,拿走行业产业链上最丰厚的收益,浅尝而止的粗浅运营,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回归到“社区”两个字,从互联网BBS时代要打造的“虚拟社区”的理念一样,从逸飞岭,到九城社区,再看存活下来的天涯社区、西祠胡同等,无一不是这样的目标:基于一个社区完成虚拟社会之间的社交关系,从而形成生态。这样来看,反而是垂直类社区完成的比较好,如365淘房网的华侨路茶坊、搜房早期的社区、汽车之家论坛、妈妈网。

技术小学生微信公众号
华为服务器
腾讯云服务器大促销。

声明:站长码字很辛苦啊,转载时请保留本声明及附带文章链接:https://blog.tag.gg/showinfo-36-17534-0.html
亲爱的:若该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可否收藏+评论+分享呢?
上一篇:论自媒体人与用户、粉丝的距离
下一篇:如何把自己的网址转换为百度贴吧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