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1998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福山写下了《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宣告历史已经终结,可惜的很,福山预言的历史远没有终结,而福山本人自己打脸后又跑到中国成为中国的座上宾,做了一个可耻的骑墙派,也是厉害。
今天,饿了么正式宣布收购百度外卖,据悉,阿里为此次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提供融资支持,张旭豪在会上说要保留双品牌战略,基本上靴子落地了。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跳出来说外卖的历史也终结了,但对于美团外卖和饿了么来说,这只是漫长战役的一个插曲,事实上,美团很难因为一次不大不小收购的陷入困境,而饿了么也很难一举通过此役扳倒对手——美团点评副总裁兼外卖和配送事业部总经理王莆中在接受《财经》采访时就透露了一些数据:美团外卖的市场份额60%上下,饿了么是36%,百度外卖从去年的17%-18%下降到现在的4%-5%。
百度外卖之前找过美团点评,但被美团点评拒绝了,显然,美团点评是从市场份额来看这件事的,百度外卖的市场份额太小了,不值得花钱去买,那么为什么饿了么会买?
换句话说,同样的条件,为什么饿了么会选择同意?其实是背后的算盘真的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简单来说,不管是饿了么,还是背后的阿里,背后的小心思都不同。
其实看一下交易方案,百度外卖作价5亿,另外加上3亿的流量入口,其实是百度搭上了自己的流量一起打包售卖,相比百度外卖的市场份额,可能3亿的流量入口价值更大——尤其是在两家火拼激烈的当口。
所以我们不妨重点讨论一下收购背后的各家的动机,以及收购可能会产生的一些影响——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收购百度外卖的目的是什么?
阿里持有饿了么30%多的股份,而饿了么又在进行G1轮的融资,领投方依然是阿里,所以在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这件事上,一部分是饿了么的意志,一部分是阿里的意志。所以我们要从这两大股东的算盘上说起。
先说饿了么。
对于饿了么来说,收购百度外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因为百度外卖市场份额再小,那毕竟也是整个外卖行业的第三名,而饿了么和美团外卖所属的美团点评都是那种融起资来字母表都不够用的公司,饿了么背后是阿里,美团点评背后是腾讯。两家外卖在市场上打的异常激烈和凶猛,不管是广告还是补贴,一直都没停过。
两家烧钱烧得凶猛,但市场份额几乎一直没变过,还是美团第一,饿了么第二。饿了么去年发动的冬季攻势,烧了3个多亿,市场份额才涨了几个点,可见外卖是一个竞争多么激烈的行业,但是烧钱战役过后,份额又被打回了原型。因此饿了么想要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兼并来完成,何况这个钱还是阿里爸爸出,同时还能获得百度的流量,并且修缮和百度的关系,从而在战略上形成一个合围。
而阿里是怎么想的呢?
从阿里的层面考虑,媒体公开报道,接触过百度外卖的几个买家,顺丰和美团点评,显然都跟阿里不合——美团点评就不用说了,王兴公开表示“阿里为了给我们制造麻烦,不惜代价扶持饿了么,他们一年花了十亿美元。”显然,即便是百度外卖市场份额不大,也不能拱手让给别人,尤其是曾经的盟友,现在的敌人——美团。
至于顺丰,一家快递公司跑去送外卖,显然是不太合常理的,但考虑到最近几年顺丰也在积极布局新零售市场,比如推出顺丰嘿客丰巢以及顺丰优选,其实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快递这块了。顺丰收购百度外卖,其结局很可能与京东到家和达达合并类似。
所以这样看就能理解了:从阿里的角度来说,让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其实是一个防守的策略,因为曾经的两家卖主都是阿里的敌人,与其让给别人,不如自己拿着,就算用不上,别人也用不着。
这就类似过去战争年代,一方撤退时,总要想尽办法破坏掉铁路工厂桥梁,自己带不走的,也不能送给敌人。
但是仅仅是因为战略防守这么简单吗?
外卖的背后其实是支付
阿里和腾讯两家为了支付打得到底有多凶?这么说吧,连我练英语口语的素材都是他们的新闻,阿里和腾讯为了抢夺支付市场,从线上打到线下,从便利店打到无人便利店,两家在八月联合商家分别弄了2个支付月,拿出真金白银的补贴,鼓励大家用他们的支付产品,甚至在无意之中造就了两个单车小巨头——ofo和摩拜。
如果你理解单车的逻辑,就能明白,任何高频的支付场景,阿里和支付宝都不会错过,那么一天三顿的外卖?怎么可能会放弃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就能理解为什么阿里会支持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因为外卖能够促进支付,支付能够帮助阿里对抗腾讯。
兄弟阋墙?
对于饿了么来说接下来就是整合百度外卖,我们参考之前几大合并案例,比如58和赶集,比如滴滴和快的,也能大概嗅出百度外卖最后的命运。
整合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整合的背后势力。
文章评论 本文章有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