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时代,数据是原材料,计算是生产力,互联网是生产关系;未来没有互联网公司和传统公司之分,所有公司都是一个拥有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基因的传统公司。
数据将引爆下一场营销革命,就像核能区别于风能水能,同样是发电,前者的能量会产生几何级数的裂变,数据之于营销的意义也是一样;想在未来的营销革命中获胜,就得牢牢把握用户数据,通过数据的”裂变能力“再加上精准化的”社群营销“,才能迅速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提高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
作为一个拥有130多年历史的国际性知名品牌,可口可乐在超过200个国家开展业务,面对DT时代的变革,他们希望能够更敏捷、更快速地推出新的产品组合品牌,并把新品牌推向市场;但如何才能有效的扩大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产品组合,如何将一个市场的成功经验快速扩大至另一市场?为此,可口可乐采取了一些列的变革举措。
一、调整组织架构,强化互联网思维
2017年3月,可口可乐宣布取消首席营销官职务,取而代之为首席增长官。在连年业绩下滑后,可口可乐终于在组织架构上有了最重要的变化,希望借用互联网公司的扁平化组织架构来优化整合可口可乐的营销资源,以客户为中心,以内容创新为核心原动力,用大数据来驱动销售业绩的可持续增长。
大家不禁要问,为什么可口可乐这样的巨无霸企业,会开始大力拥抱在硅谷技术驱动下IT公司总结出来的“增长理论”?实际上这个人事架构的变化反映了深刻的传统产业变革,用户需求变革,营销变革以及暗潮涌动的数字化营销体系在过去百年间的交替更迭。
过去的百年,市场营销的某一理论存在的时间越来越短。新的理论出现的频率在增加。作为少有的经历过百年营销史的企业,可口可乐当然能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在什么样的位置,需要什么样的变化。过去上百年的时间,可口可乐是营销史上最璀璨的明珠,无论哪个企业崛起都要拜读一下可口可乐的营销史。然而步入2010年后,可口可乐发现自己所熟悉的一套营销体系在渐渐过时,公司开始销量下滑利润下滑。可口可乐也曾尝试过很多办法,但收效甚微。比如2013年推出的昵称瓶,这就是初步的拥抱互联网。13年后又相继推出了歌词瓶、台词瓶等等,但都没有取得昵称瓶的效果。
在此之后,可口可乐的营销又开始走回老路,先是改slogan,口号由“openhappiness”(畅爽开怀)改为“TastetheFeeling”(要爽由自己),后又收购新兴的功能性饮料公司“怪兽”,欲分羹功能饮料市场。
只不过2016年的数据出来其全年销售额为418.6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5.49%,净利润65.27亿美元,较前一年下降11.25%。连续四年下滑。
可口可乐明白,无论是昵称瓶、改slogan、收购新品牌都只是传统营销上的术,无法改变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品牌老化、含糖不健康等问题。如果可口可乐还是抱着过去的幻想,小打小闹已经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今年可口可乐终于走出实质性的一步,设立首席增长官,将产品创新、市场运营、数字服务等原来不同部门的职责和资源整合在一起,统一管理,共同为企业利润增长的目标服务。
最先设置首席增长官的企业,正是著名的互联网企业facebook和LinkedIn两家社交媒体平台,也就是说可口可乐明白,再不走真正数字化的公司运作体系,自己就要被淘汰了。
二、实施一物一码战略,植入互联网基因
“与其告诉消费者他们应该喝什么,不如虚心地去了解他们的口味和需求,调整我们自己的产品组合。”可口可乐首席增长官Crespo表示。
对于可口可乐而言,除了产品和业务模式的快速复制,可口可乐希望通过与终端消费者亲密接触,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来建立更加科学的产品组合,塑造高质量的品牌;用品牌力,来赢得比竞争对手更高的利润率。可口可乐每年几百亿瓶的销量,如果能够与每个购买产品的消费者建立链接,并依靠各类互联网应用端自动为用户构建账户体系,同步时时的采集用户的”原生数据、场景数据、行为数据、交易数据“,没有任何事情比这个事情更能够让可口可乐更加准确的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了。
文章评论 本文章有个评论